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来红举办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新皇冠会员网址

2024-09-09 11:53   曾楚航, 彭晓雅, 罗瑞临, 王含琦, 朱珍珍

红安网消息 为了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重温历史,赓续红色文脉,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暨“大学生红心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教授王丽、教师孙志鹏以及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李鸿的带队下,深入红安县,以“溯来路赓续红色精神·展才干献礼祖国华诞”为主题,开展多形式的新闻专业实践。实践队走进鄂豫皖苏区腹地,通过参访系列场馆,开启“红色寻根”之旅,沉浸式学习体验红色历史,接触真实史料,深刻体会革命先烈跨越时空的伟大革命精神与赤诚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里,实践队参访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等展馆。一幅幅泛黄的文献,一件件斑驳的历史实物,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让同学们深受触动。红安融媒(传媒集团)主持人王一颖来到现场,为队员们讲解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创作背景,介绍能打硬仗、屡建奇功的秦基伟将军和“逢敌必亮剑”的王近山将军等红安革命英雄将领的故事。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位于城关镇的董必武故居,参观革命领袖曾经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场所,并肃立于“诗词林”前,共同朗读董老的诗作《九十初度》,了解董老为国为民奔走的革命生涯。在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革命遗址群,戴着红领巾的列宁小学“小小讲解员”同学 带领师生参观列宁小学旧址,走进长胜街,与队员们一起宣讲红色历史、学唱红安革命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

通过近距离观察、沉浸式学习红色历史,实践队员们对红安这片革命热土的真实写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深刻感悟先辈用生命诠释的“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安精神。队员李思彤说道:“在了解了很多个红安将军、红安英雄的故事后,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也更加理解了红安精神。作为这些英雄先辈的后继者,我们也应该抱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伟大信仰,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成为一个信仰坚定、乐于奉献、为国做实事的人。”

在红安县观音阁村向家洼湾秦光远将军故居,队员们和秦将军侄子、村党支部书记秦秋平面对面,学习开国将军秦光远留下的数封家书及其承载的红色家风,切身感知当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坚守,感悟其“越是困难越奋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品格。随后,学生们前往红安县熊家咀村姜家岗湾红军烈士陵园,探望“中国好人”“荆楚楷模”姜能山。面对这位坚持六十余载为红军义务守墓、积极向扫墓群众宣讲红色故事的耄耋老人,实践队集体深深鞠躬,表达对其无我奉献精神和忠诚信念的崇高敬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过实地走访探寻,实践队的学子们深刻领悟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红色文化的价值。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喜坤评价实践队:“变校园的传统课程为户外的鲜活现场,变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多元的求知模式,变被动地灌输知识为主动地汲取营养,变本领的传授为精神的传承。”路在脚下,信仰在心中,脚踏实地,终学有所获。实践队员一面汲取精神力量,一面将对红色历史的感悟化为多形式的新闻实践。

队员们走进革命遗迹、历史纪念园、英雄故居、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红歌合唱、红色诗歌齐诵、 情景剧表演、革命历史知识宣讲等系列新闻实践活动。学生们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中歌唱“小小红安,人人好汉”的激昂曲调,于董必武故居师生共同朗读董必武同志“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的铿锵誓言。此外,红色宣讲也是本次实践课程的重要活动。队员们向小学生、当地居民、游客等宣讲红色故事及红色历史,以一个个激荡人心的革命故事、一个个光明伟岸的英雄人物弘扬红色精神、激励奋进力量。从一生为党为人民的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到熊家咀村六十五载守护红军烈士墓的姜能山,从黄麻起义打响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到红二十五军浴血奋战排除万难的长征故事,队员们生动讲述红色历史故事,再现波澜壮阔的革命峥嵘岁月,并从中深刻领悟奋勇争先、不畏困难的英雄精神。

通过全面、深入、扎实的走访,实践队回望革命岁月的中国历史道路,传播活力四射的青年声音,牢记新闻学子的时代使命。他们发挥专业特长与学科优势,传承红色经典,把握时代脉搏,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了青年活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