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台山美丽山村——彭家垅(一)-最新皇冠会员网址

2024-08-07 10:27   占必保

大别山南麓支脉有座山叫雨台山,是红安县西三座大山之一,海拔161米,山虽不高,但山上植被丰富,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下一条小河,小桥流水,鱼跃蛙叫,整个山脉山清水秀,风景美丽。加之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考古发现,山下小河的二级台地上,有骨角器、鬲足等陶片,属黑灰陶、红陶、细泥质陶,为古文化遗址,说明这里很早就有原住民活动生息。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自古以来就远近闻名。山区所在地的雨台村因山得名,全村共有12个自然湾,地名来历如下:王里家,王家的一里地。韩家田,韩家的庄田。韩树田,韩姓的庄田,田边树多。杨古墩,湾子地处大土墩,上面有一寨,相传太平军攻寨时,守军用羊脚击鼓,以壮声威,故名羊鼓墩,后惯称杨古墩。肖乐冲,肖姓的山冲,日子过得富裕快乐。南吴斌,明代江西吴姓来此建湾,沿用江西的老湾名。大新屋咀,南吴斌迁入,做在山咀上的新屋,比河那边细新屋咀大。吴家岗,吴家的山岗。夏家田,夏家的冲田。王家咀,王家的山咀。祠堂河,胡姓有一祠堂在河边。这些湾子后来都姓吴,少许姓韩。彭家垅是全村最大的一个自然湾,也是最美丽的一个山村。彭家垅距离红安县城25里地,风景怡人,四季分明,田肥物丰,人灵地秀。全湾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村湾,七冲八岭九塘堰,虎踞龙盘湾后山,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户,270人。这里古代属滠源乡,明嘉靖年前属黄陂县,后属黄安县,现属红安县二程镇雨台村。黄陂县在清雍正年间属黄州府,后属汉阳府。建湾四百余年来,族民爱国爱家,勤劳善良,读书立志,农桑立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山清水秀 地域优越

彭家垅属大别山南麓支脉丘陵地带,位于滠水和倒水两大水系之中,群山环抱,密林掩映,山清水秀,碧水蓝天,地域优越,环境优美。

1、因垄得名——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增多,租佃制不断发展。1600年代(明万历28年),内地经济恢复,人口增长,当时全县六大姓之一的彭姓大户在此取得土地,詹姓来此打长工,砌房建庄,兴办庄园,因庄园建在山垄之内取名彭家垄,后惯称彭家垅,彭姓为主人,詹姓为佃户。1700年代(清康熙39年),詹姓取得部分田地和祖山,由佃农逐渐变为自耕农,与彭姓共建共有。1818年(清嘉庆23年),彭姓退走桐柏后至黄陂,从此湾无二姓。

彭家垅詹姓源于马家湾,马家湾原为马姓的庄屋,民间传说,明朝有一詹姓官员,其祖上为朝中尚书,因犯事被皇帝诛杀,这一詹姓官员恐遭满门抄斩,就跑至马家湾舅舅家,改随舅姓,隐居避祸,很多年以后再慢慢改回本姓,所以后来马家湾都姓詹。考古发现,在马家湾后山脚下的徐家大堰与葫芦堰交叉处,有一古墩寨为古文化遗迹,有新石器时代龙山阶段文化和两周时期文化,距今至少2000年以上,而马家湾建湾约800年历史,詹姓落户马家湾也有600年历史。

上屋咀先由马家湾迁入,因建在湾子上面的山咀上而得名,后又从彭家垅迁入两房詹姓。潘门家原来窑多,取名窑门家,后为潘姓的庄屋,改名潘门家,后分别由马家湾、彭家垅迁入詹姓。耿家田原是耿姓的庄田,后由马家湾迁入詹姓。杨梅冲原为杨、梅二姓的山冲,后分别由潘门家、彭家垅迁入詹姓。徐德进原姓徐,以其祖人的名字命名,后由彭家垅迁入詹姓。张家咀原是张姓的一个山咀,后来张姓搬入新屋张家,由彭家垅迁入詹姓。詹程家,清初由黄陂詹姓来此与当地程姓一起建湾,因而得名。马映龙原名白杨树咀,清光绪年间由皇叔的干儿詹启能买下,当时此地詹马肖姚为一家,便取名马一龙,后惯称马映龙。以上各湾后来都姓詹,原姓或失传,或迁走,还有一些詹姓杂居其他湾。

2、景观独特——湾里有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景观有十项,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保存完整,基本面不变,这也是确保湾运昌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垄”:湾东一条山垄,连着山和岗,境内约2公里长,延伸到长岗村,两边都是冲田,既招风又挡风,让庄稼享受充分的阳光和空气。垄是湾子的代号,是一条农业命脉线,也是滠水系和倒水系的分界线,垄东近倒水,语言是红安城关腔,垄西靠滠水,语言是带黄陂口音的二程、桐柏地方腔。

“岗”:湾面前靠北一道山岗,由北向南一条大道,俗称“马道子”。过去是马道,现在是公路,是附近詹吴两姓的分界线。两边都是山坡,灌木丛生,森林茂密,彭家垅在路东密林深处。古代这里是兵马、盗贼出没的地方,但从未在湾里停留驻扎过,所以说,它又是一条安全线。

“路”:进出大路是北头“马道子”到镇上接公路网。小路有四条,东走城关到县城,南走大堰到高桥镇,西经村部到桐柏集镇,北到二程镇、河口镇,都是自然古道,不占山,不压田,不改道。现在湾前屋后都是水泥路,冲田山岗都是机耕路,早已完成村村通湾湾通,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桥”:湾里虽然没有大江小河,但塘堰众多,冲田交错,沟缺无数,溪水长流,清一色小桥流水,一桥一板,稳固平坦,单人单畜,畅通无阻。每当朝阳初上、夕阳西下,孩童坐在石板桥上,牧牛笙歌、玩耍嬉闹,听流水潺潺,看鱼儿欢跳,好一幅大别山乡村田园美景。

“洞”:湾后山脚下原有两个地洞,后因“备战备荒”需要,又进行了人工凿制,可以躲藏好几十人,本来是用来防空的,后发现里面冬暖夏凉,就用来存放红苕等生活物资,既是避险的防空洞,又是天然的恒温库。山岭上还有一条隧洞穿山而过,将县城金沙河的水从西干渠到支干渠到分渠,通过隧洞引进到彭家垅的田垄之中,确保抗旱夺丰收。

“土”:农业土壤主要是黑土、沙土和混合土,比较特别的是山坡、岗地边还有大量的黄土,土细质纯,结合性好,可塑性强,无砂无石,不需筛选可以直接做瓦坯,这在附近很少见,陶制技术和砖瓦产品也是很有名的。

“山”:全湾四成是山,山岗山岭山丘,层峦叠嶂,绵延起伏,山上有丰富的山林、石材、黄土资源,值得一说的是湾后山——白虎岗,象一头沉睡的猛虎,护卫着山前的房舍庭院,照看着山下的塘堰冲田,既是湾子的靠山和龙脉,也是全湾的中轴线和最高处,为湾子挡风接雨,聚气显灵。登山远看,农家小屋炊烟袅袅,山下塘堰碧波荡漾,湾前屋后鸡鸣犬叫,山上树上鸟语花香,东北与山垄山岗紧紧相连,西面与湾前茶园山两两相对,南面良田百亩,稻浪翻滚,山谷朦胧,一望无涯,美哉壮哉。

“水”:有塘堰水垱几十口,当家塘九口,都在山下冲田的上游或中段,承接天上的雨水,流水最终都经南冲,九九归一,汇入长江,有道是“彭家垅水天上来,流到长江不复回”,这也造就詹姓“身居山村、胸怀四海”的远大志向。湾里南北各有一眼水井,北头水井至今一直在用,水源是山中泉水和沟渠沁水,其他农户用地下水,都是天然的健康生态水,因此,湾里长寿老人很多,历史上八、九十高龄的不少,目前有一位一直在湾里居住的老人快一百岁了。

“树”:山上大多是本地马尾松,水边是杨柳树,还有少量的枫树、椿树、槐树、桐梓、木子树,改革开放后又引进了一些意杨、水杉、梧桐、银杏、樟树等,但最有代表意义的还是枫树。据传,古代湾后山高耸入云的都是枫树,树下好乘凉,树丫能睡觉,枝头走行人,可惜“大跃进”年代都砍掉了。湾前屋后零星枫树一直都在,老树枯萎,新树又长,特别是门前塘埂上的大枫树,价值虽不高,用途却很广。一是树叶看季节。春季叶冒芽,夏季绿满丫,秋季枫叶红,冬季光八叉。二是鸟窝知丰欠。若是冬季在树枝上筑有大小不同的鸟窝,说明来年一定风调雨顺,可提前做好农耕准备。三是树下出湾规。大集体时,树上挂一铜钟,全湾出工收工、吃饭开会都听钟声,有什么重要消息,队长或敲钟人在树下喊一嗓子,全湾都知道。之后形成习惯,凡是需要大家知晓和参与的事,都在树下喊。再后来,但凡有新情况新变化,也是几位年长者到树下一合计,通知一声,就算定下来了。进入新时代,各家各户种了很多风景树、名贵树,但最大最高最有象征意义的还是湾前的老枫树。

“石”:石材有水晶石、片麻岩、花岗岩等,现在都保护起来了。过去片麻岩用来取石做房子、筑堤坝,花岗岩用来制作碾子、磨子、石滚、粑臼、猪槽、牛槽、驴槽。原来湾子南北两头各放一副石磨、一口粑臼,两个稻场各放两副石磙,门前正中放一副舂碓,南头放一副碾子,所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碓不离磨”。碾子由碾滚、碾盘、碾台和碾架组成,通过碾滚在碾盘上滚动,碾轧加工粮食。它是全湾最大、最重的生产工具,又是压水口、通湾运的重要神器,历来被当作镇湾之宝,最受族民看重和爱护。将碾滚、碾盘从制作地搬到安装地,俗称“扯碾子”,按照当时的习俗,都是举全湾之力进行,事先请地理先生看好时间、地点、路线,扯的时候男子壮汉各就各位,有人举旗指挥、吹哨喊口令,有人拿着活鸡、活鸭准备喂碾子,其余扯的扯、扶的扶、推的推、扛的扛,妇女到几家大户集中做饭,杀猪宰羊,打酒摆席,还有各家亲戚前来支援,全湾老少人人出力,忙里忙外,喜笑颜开,煞是热闹。湾里最后一副碾子是1946年安装完成的,碾滚重量约千斤,碾盘直径约六尺,从选材取石到安装启用共花了三年时间,后来还专门做了碾屋。这次“扯碾子”,才学伯伯是组织指挥之一,开始很顺利,但碾滚快到时,因天黑视线不好,加之人们疲劳,不幸压住了他的右腿,大家迅速把他救出来,集体摊钱连夜送到大医院抢救,腿保住了,走路不受影响,但不能下重力、挑重担,族民感念他的奉献,非常敬重他。到了1960年代,有了机械后,碾子就没有实际用途了,但至今仍保存完好。

3、风水宝地——彭家垅有山有水,有田有地,有冲有岗,有花有草,外围三面是山,把房舍庭院和田地塘堰围成一个得天独厚、宜居宜农的自然山村。村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东边一条垄,西南两条冲,湾前当家塘,湾后白虎岗,房子建在全湾正中心,坐东朝西,背山面水,山龙昂秀,水龙环抱,北高南低,水流千里,风吹不倒,水淹不了。按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说法,若用四方神兽来比喻,以冲为青龙、路为白虎、塘为朱雀、山为玄武,属藏龙卧虎、四灵之地,左有青龙来包裹,右有白虎守明堂,朱雀在前,明堂宽大,可谓“水聚明堂富千家”,而玄武在后,则山厚人肥山明人达。若按地理方位来分析,以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属南有水口、北有龙脉,东高西低、紫气东来,喻示祥瑞降临,福照大地;又云不怕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可谓“青龙盖白虎、代代出文武”,以山聚人气、水聚财气、虎显神气、龙显灵气之说,象征此地为龙腾虎跃之地、文武全才之乡、财米充足之所。1990年代,河南登封一大师路过时,称赞道:此地湾前金水塘,湾后龙虎岗,三面环山绕,冲冲归南向,上接云端顶,下通海和江,文出尚书武拜将,还有富翁甲一方,真乃十分难得的一块风水宝地。相传天上飞雁鹰,山上是森林,树下避雨雪,垄上走行人。塘边杨柳青,水中鱼成群。湾前牛羊鸣,野外鸟兽行。岗上有旱地,冲田呈梯形。男子忙农耕,女子执线针。屋外孩童乐,内传读书声。相当一个历史时期,这里成为四周人流物流中心,外湾来读书、看病、割肉、酿酒、磨面、换豆腐、换油条、写对联、染布、划镰刀的络绎不绝,本湾先生、教练、郎中、兽医、木匠、石匠、篾匠、铁匠、漆匠、窑匠、猎手、裁缝、剃头、修伞、制称、车梃子、媒婆、接生婆及长途贩运、民间艺人等,进进出出,川流不息,相当红火。原来湾子呈四方形寨子,便于防匪防盗防兽,开始只有彭家寨,后来詹姓在彭家寨靠北建一小寨,中间隔一巷道。彭姓退走后,詹姓五房精诚团结,再造家园,湾子更具规模,更加气派。清末民国初主要向寨子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向南北两头发展,改革开放后向面前、湾后和北头继续发展,还盖了很多楼房、别墅,并实施了改水改路和土地整理。老寨子为青砖瓦平房,户与户共山,房与房共巷,有单排明三暗五,有连排二进三进,正房有阁楼,中间有天井。富户住青砖瓦房,一般户住土坯房,贫困户住茅草房,无房户住祠堂,温饱自给,安居乐业。

4、物产丰富——全湾森林覆盖率高,承雨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水源条件好,山岗、旱地、塘堰、水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加之田地肥沃,阳光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也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谓牛羊满山坡,鱼鸭水中游,山上林果特,田地粮油豆,屋内加工坊,野外收种忙,资源禀赋好,物产更丰饶。湾东垄下储存有一定数量的水晶石,工业价值极高。农副产品有稻谷、小麦、油菜、花生、红苕、豆类、棉花、烟叶、芝麻等,畜禽有猪、牛、驴、羊、鸡、鸭、鹅等,土特产有茶叶、木器、竹器、砖瓦陶瓷、大布、油面、豆腐皮子、粉条、油条、锤肉、糍粑及各种鱼虾、野味、水果、蔬菜、药材等。解放后,族民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发展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从土地私有到互助合作组,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经过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打倒“四人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分田到户、实行大包干,族民起早摸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改田换地,男女老少齐上阵,女子能顶半边天,抗严寒、战酷暑,修水利、坡改梯,变高稻为矮稻,改一季为二季,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在各家各户都缺吃少喝、缺衣少被、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到2006年止,累计向国家上交粮食300余万斤,油料40余万斤,生猪2000余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