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与武汉地域相连,在与武汉同城化发展上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特别是用足用活红安红色资源,围绕更好融入武汉城市圈,在规划同编、交通同网、通讯同号、科技同兴、产业同链、要素保障、沟通机制等方面,把红安建成武汉后花园,对促进红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红安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红安红色资源在武汉乃至全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近年来,按照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武汉城市圈在“基础社区、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统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五个一体化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首次会议举行,城市圈9市共同签署《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书》,同城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的目标。6月2日,市政府印发《黄冈市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就推进打造同城化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同城化产业发展格局、共建同城化公共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25项重点任务。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当前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先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结合我县实际,如何更好的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推进红色旅游路线规划、红色旅游品牌树立、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充分发挥我县红色旅游主导产业的优势:
一是红色资源富集。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1923年即建立了早期党的组织,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分别在红安诞生、重建和改编,14万英雄儿女为革命壮烈牺牲,登记在册烈士22552名,烈士人数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这里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93位共和国高级将领,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是全国一流、湖北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一,现有革命遗址遗迹17处224个点,其中:国家级革命遗址遗迹3处39个点,省级革命遗址遗迹14处25个点,市级革命遗址遗迹2处,县级革命遗址遗迹158处。
二是产业基础良好。在省市重视支持下,我县持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成立了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建成了湖北红安干部学院等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改扩建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董必武故居、61位开国将军故居,新建了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和文化中心,配套建设了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推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铁血红安》《红安回响》《天明天亮》等150余部红色文艺作品。全县拥4a级红色景区2家、3a级红色景区1家、红色研学培训基地4家,重要红色展馆33处,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发展红色旅游具有较好产业基础。
三是政策机遇叠加。国家层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支持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省市层面,省市主要领导多次到红安调研,谈得最多的就是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县级层面,县委全会提出“两地两区”战略定位,要把红安建设成“全国一流的红色教育和旅游目的地、湖北文旅康养新高地”,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县委刘书记上任后,召开的第一个常委扩大会,就把“红色旅游”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进行了研究,并明确把“5a景区创建”和“如何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县经济发展优势”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预见,从今年开始,我县的红色旅游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成立了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调整组建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旅游名城指挥部,建立了快速推进、要素保障、拉练考评的工作机制。高规格成立了10大产业招商分局,由四大家领导挂帅,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文旅产业作为第九招商分局,负责文化旅游产业对外招商。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向省委、省政府提请支持红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意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近期,正在起草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的意见和奖励性政策,为县委决策提供支撑。在上述政策的引领下,“十三五”期间,我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保持20%以上增速。2021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874万人次(其中:红色旅游游客4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94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31%和24.3%,其中红色旅游游客同比2019年增长35.3%。
二是加强保护利用。探索“革命文物 ”模式。按照深度开发红色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对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和鄂东北道委会旧址及王近山、李天焕、秦光远故居进行了保护修缮,并逐步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以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为契机,通过省文物局聘请省古建中心,对以八一村为核心区域的周边片区的文物旧址点进行集中连片打造,整合利用七里坪镇、华家河镇红色资源,整体规划大别山红安革命文物保护片区建设。推进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县委组织部红色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对八一村、盐店河村红色历史遗址遗迹进行保护修缮和配套展示建设。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在项目谋划方面,结合红安被国务院列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主动与设计院进行了对接,围绕卫生、教育、文旅三大板块谋划了17个项目,拟投资额33.69亿元,其中:七里坪革命法庭1.3亿元;省文旅厅将红安列为全省唯一一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创建示范县,并拨前期项目经费500万元;省委宣传部拟将红安纳入长征文化公园省级投资项目。在项目建设方面,全年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重点文旅项目实际投资额有望突破200亿元,其中:总投资1500亿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20亿元,重点建设旅游世界、温泉城、养生谷;总投资21亿元的钓鱼台文旅小镇,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总投资100亿元的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项目持续推进,已完成投资3.7亿元;南斗天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今年新增投资30亿元,总投资达到68.8亿元。
四是争创5a景区。以黄麻纪念园为主体,全力争创大别山首家红色5a景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景观质量价值评定申报文本、ppt及专题片已经上报省文旅厅。工作专班正在根据省厅意见,对文本和专题片进行打磨提升,预计9月20日前可以定稿。
五是加强营销推介。线上线下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宣传营销活动。邀请上海30余家知名旅行社和新闻媒体到红安踩线,积极拓展华东地区客源市场。在央视发现之旅频道揽胜神州栏目推出专题片《红安,赤土上的百年传奇》,在学习强国推出《党的光辉照我心》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快闪活动,在《中国建设报》推出“传奇红安: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色文化之旅”专版,在《新京报》推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色密码”专版。邀请斗鱼直播团队边走边播,现场推介红安美景美食美物,推出县长代言红安文旅和精品旅游线路宣传片,引爆惠游红安热潮。
尽管,我县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认识不高。部分单位对发展红色旅游认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工作仅仅是旅游名城建设指挥部或文旅局等个别单位的事,没有实现共识共动和工作合力。二是保障不足。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旅游项目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项目审批依然较为困难。三是基础较差。旅游要素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部分乡村旅游点道路狭窄,通达条件差。四是底子较弱。高水平的旅游人才储备不足,红色导游、讲解员队伍参差不齐,缺乏一批引领和指导旅游发展的专家团队。
三、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的思路与举措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坚持“以红为魂、红绿相间”理念,以“将军故里 传奇红安”为品牌,以红色教育、红色文化、红色休闲、军事体验为四大发展方向,以红色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优化红色旅游空间布局,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营造红色旅游氛围,强化旅游市场营销,着力将红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红色教育与旅游目的地、全国党史教育基地,积极争创国家革命文物保护示范区,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亿元,产业规模达45亿元以上,红色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以上。
一是与武汉城市圈规划“一体化”的建议。红安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要与武汉的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规划一体化。建议将红安的旅游规划找准在武汉城市圈目标定位,加强与武汉沟通衔接,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方面作更多积极探索。
二是交通通讯“一张网”的建议。交通方面经过多年努力,目前红安与武汉可通过沪蓉高速、大广高速、以及g230、s234、s334等国省干线实现快速连通,武汉城市圈大通道红安境内由1.2公里增至约10公里,但是县域境内无纵穿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制约了红安红色资源与武汉的同城化对接。建议京九客专经红安并设站尽快实施,纵穿红安高速公路,早日建成通车。通讯方面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通讯“一体化”建设,实现同网同价,取消漫游费,前期省政府申请“1 8并网”,但工信部从号码资源、经济、技术等方面考虑,只批复武汉、鄂州、黄石、孝感、咸宁“1 4”并网,黄冈不在其列。要继续申请黄冈红安使用武汉“027”区号,推进武汉城市圈通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圈城市与武汉市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三是政策支持“一揽子”的建议。坚持以规划纲要为引领,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充分挖掘利用“红色”“绿色”等资源,探索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径,支持黄冈市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加大对包括红安县在内的县市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增强县市基本财力保障能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科学编制省、市、县、乡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包括红安县在内的县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和开发建设保护活动提供依据。进一步空化县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及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红安县开展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是实施红色产业振兴发展工程的建议。优化红色旅游空间布局,构建“一核引领、一环串联、四区支撑”的县域红色旅游空间结构。“一核”即红色旅游5a级景区;“一环”即红色旅游精品环线;“四区”即以黄麻纪念园为引领的将军主题体验片区、以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为引领的主席故里体验片区、以七里坪古镇为引领的革命圣地体验片区、以荆楚红色民俗为引领的乡村休闲体验片区。强化红色旅游配套功能,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结合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点、特色小镇规划布局,全面提升改造交通、食宿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综合配套。培育壮大旅游龙头企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规划新建红四方面军纪念馆和鄂豫皖将军馆。加强红色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红色文化 ”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七里坪古镇“列宁市”、陂安南政府旧址“中华市”和将军故里主题村,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取省级层面有利政策,加快建设武汉至红安城际快捷交通,实现木兰旅游与红安红色旅游红绿融合。
五是实施红色文化品牌打造工程的建议。争取省级层面支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区域协作机制,集中组织省内文艺系统骨干力量,以红安革命题材为主题策划创作一批精品文艺作品。强化红色旅游宣传营销,创新设计红安旅游logo、县域景区标识系统和红色主题城市地标,策划举办红色文化论坛、红色文化节事活动,全力推介“中国第一将军县”“将军故里 传奇红安”品牌形象。
我们坚信,有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有全县人民的勠力同心,我们一定能够把红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红色教育与旅游目的地,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建成武汉后花园。